2020年中医学简答题精选

湿邪致病缠绵难愈的主要原因是

A.湿为阴邪,易阻竭气机,病难速愈

B.湿邪损伤阳气,阳气受损,病难速愈

C.湿性粘滞 ,不易祛除 ,病难速愈

D.湿性重浊,留滞于体内,病难速愈

E.湿性趋下,易伤阴位,病难速愈


正确答案:C


湿邪致病,病程较长,缠绵难愈,这是由于

A.湿为阴邪,阻滞气机

B.湿性重浊,留滞机体

C.湿性粘滞,不易祛除

D.湿为阴邪,易伤阳气

E.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本题答案:C


湿邪致病可见,水肿、湿疹等症的主要原因是

A、湿性趋下,故其症以下肢为多见

B、湿性重浊下注,分泌物秽浊

C、湿为阴邪,易阻气机,损伤阳气

D、湿性黏滞,排泄物涩滞不畅

E、湿性黏滞,疾病缠绵难愈


参考答案:A


下列各项,不属于湿淫证临床意义的是( )

A、易阻遏气机

B、多损伤阳气

C、湿邪不与热邪并存

D、病程缠绵

E、病性重浊趋下


参考答案:C


中医认为导致疾病的病因是多种多样的,其中外感六淫是很重要的发病因素。

关于六淫说法不正确的的是A、六淫即六气

B、六淫致病多与季节、气候、居住环境有关

C、六淫可单独侵袭人体致病,也可两种以上同时侵犯人体

D、六淫所致疾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E、六淫致病多先侵犯肌表或从口鼻而入

在六淫邪气中,具有“重浊”特点的是A、风

B、寒

C、暑

D、湿

E、火

六淫邪气中,最易伤津的是A、寒

B、燥

C、湿

D、风

E、以上均非

六淫中最易导致疼痛的邪气是A、风邪

B、寒邪

C、暑邪

D、湿邪

E、火邪

寒邪和湿邪共同的特点是A、均性凝滞

B、均性收引

C、均为阴邪,易伤阳气

D、均性重浊

E、均性黏滞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A


问题 2 答案:D


问题 3 答案:B


问题 4 答案:B


问题 5 答案:C


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性质:风性轻扬开泄,易行善变;风主动,多兼他邪。致病特点:风为阳邪,易袭阳位;病位不定,发病急骤,变化无常。症状动摇不定,风为百病之长。

寒邪、湿邪的致病特点和异同点?寒邪:寒凉、凝滞、收引。寒为阴邪,易伤阳气,表现寒象。阻滞气血,多见疼痛;腠理、经络、筋脉收缩拘急。湿邪:重浊,粘滞,趋下。湿为阴邪,易袭阴位,损伤阳气,侵袭下部。见头身困重,分泌物和排泄物秽浊不清,阻遏气机,病程缠绵难愈。异同点:均为阴邪,损伤阳气,均能阻滞气机。但是寒性凝滞收引,疼痛为重要表现。湿性重浊粘滞趋下,分泌物秽浊症状粘滞,易侵袭人体下部。

六淫致病的一般特点是什么?外感性-多从肌表、口鼻而入季节性-春多风、夏多暑、秋多燥、冬多寒地域性-北方多寒、南方多湿相兼性-两种或两种以上邪气同时为病转化性-在一定条件下,其证候易发生转化

七情内伤的含义和特点。七情内伤:是指导致了或诱发了疾病的喜、怒、忧、思、悲、恐、惊等情志活动,它已成为致病因素,属于病理范畴。特点:直接伤及内脏。影响脏腑气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可影响原有的病情变化,主要表现在可诱发疾病和加重病情。

痰饮、瘀血的含义、形成以及其临床共同特点是什么?痰饮:是机体津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的病理产物。这种病理产物形成后,便作为一种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阻滞经络,阻碍气血,影响脏腑功能,从而引起各种复杂的病理变化。一般以较稠浊者为痰,清稀的为饮。狭隘之痰饮,指咳吐之痰涎。广义之痰饮,指由津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及其病理变化和临床表现。痰饮形成:多为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不节,脏腑功能失调,气化不利,导致津液代谢障碍水液停聚而形成。临床特点:阻滞气机、阻碍气血。致病广泛、变化多端。病势缠绵、病程较长。易扰乱神明。多见滑腻舌苔。淤血:是指体内血液停积而形成的病理产物。是一种致病因素。淤血形成:血离经脉,血液运行不畅。临床共同点:疼痛,多为刺痛,痛处固定,拒按,入夜尤甚。肿块多固定不移、质硬。色紫暗,久见面色黧黑或肌肤甲错。脉细涩、沉弦或结代。

脏腑辨证1.心阳暴脱于心气虚、心阳虚有何联系?临床如何进行鉴别?共同点心气虚心阳虚心阳虚脱病机心主血脉机能减退鼓动心脉无力鼓动心脉无力,胸阳不展(不振),心脉痹不通心阳暴脱,鼓动固摄温运无力、瘀阻心脉,神散不收临床表现心悸,气短面白,活动后加重,自汗神疲、面色淡白、舌淡、脉虚心悸、怔忡,心胸闷痛,面色白光白,或面唇青紫,形寒肢冷,舌淡暗胖或紫暗,苔白滑,脉弱或结代心阳虚证+亡阳证,面色苍白,心痛剧烈,脉微欲绝,神志模糊或昏迷转归日久发展成为心阳虚可因某些诱因突发心阳虚脱救治不及时可死亡

心脉痹阻证临床上如何分型?各自表现如何?瘀血内阻型多因阳气不足,或气机阻滞,血运迟缓,血滞成瘀,瘀阻心脏脉络所引起的心胸剌痛,固定不移,口唇紫暗等证候。痰湿困遏型胸阳不足,气化失司,水湿内停,湿聚成痰,或因嗜食肥甘,导致痰湿停聚,阻遏胸阳,心脉不通而出现心胸闷痛,痰多乏力,头身困重的症状。寒邪凝滞型寒邪内侵,困遏胸阳或胸阳不足,阴寒凝滞,气血运行不畅,心脉不通而出现的心痛剧烈,畏寒肢冷的症状。气机郁结型情志不畅,肝气郁结,气机阻滞,心脉不通,故出现心胸胀痛,善叹息,随情志变化而症状增减等证候。

心病辨证中热证有哪些证候?心阴虚证:指阴液亏损,心与心神失养,虚热内扰,以心烦、心悸、失眠及阴虚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虚热证候。心火亢盛证:指火热内炽,扰乱心神,迫血妄行,上炎口舌,热邪下移,以发热、心烦、吐衄、舌赤生疮、尿赤涩灼痛等为主要表现的实热证候。痰火扰心证:指火热痰浊交结,扰闭心神,以狂躁、神昏及痰热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候。

肝血虚和肝阴虚证的临床表现有何异同?肝阴虚:肝脏阴液不足,虚热内生之证。头晕耳鸣,两目干涩头目失养;面部烘热虚火上炎;胁肋灼痛虚火灼伤肝络;或手足蠕动虚风内动;阴虚证,舌红少津,脉弦细数。肝血虚:肝血不足,濡养失职之证。眩晕,耳鸣,面白无华头面失荣;视物模糊或夜盲血不养目;爪甲不荣筋脉失养;或肢麻、震颤,肌肉瞤动血不养筋而生风;或月经量少色淡,甚则闭经血海空虚;舌淡,脉细血虚二者都有头、目、筋、肝络失养的症状,但是肝阴虚有阴虚证的表现,肝血虚,有血虚证特有的表现。

肝风内动证四型的临床鉴别?

脾气虚和脾阳虚证的临床表现有何异同?脾气虚:腹胀,食后胀甚,纳少,便溏,或脘腹坠胀,肛门气坠,内脏下垂,或见各种慢性出血。面色淡黄或萎黄,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动则加重,舌质淡,苔白,脉缓或细弱。(脾失健运)。脾阳虚:腹胀,纳少,脘腹冷痛,喜温喜按,泻下清稀,形寒肢冷,倦怠乏力。或肢体浮肿,小便短少,或白带清稀量多,舌质淡或胖,边有齿痕,苔白滑,脉沉迟而弱。脾气虚证与脾阳虚证,就其临床症状而言,二者均具备腹部症状。脾气虚证,仅为脾功能减退的症状和气虚证(倦怠乏力,少气懒言)表现,脾阳虚证,则为脾气虚证的进一步发展,既有脾气虚证的表现,又有阳虚阴盛、寒湿内停的症状。

寒湿困脾证的临床表现是什么?脘腹痞胀或痛、食少。纳呆、口粘腻、便溏。泛恶欲呕。头身困重或肢体浮肿,小便短少,身目发黄。面色晦暗。白带量多。舌淡胖。苔白腻。脉缓或沉细。

如何鉴别脾气虚证与脾虚气陷证?脾气虚证指脾气不足,运化失职,以食少、腹胀、便溏及气虚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虚弱证候。脾虚气陷证指脾气虚弱,中气下陷,以脘腹重坠、内脏下垂及气虚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虚弱证候。又名脾(中)气下陷证。二证均有脾气虚的发病基础;脾气虚证以纳呆、腹胀、便溏兼气虚见症为特点;脾虚气陷证是在脾气虚证的基础上,以内脏下垂为特点。

肺气虚和肺阴虚证的临床表现有何异同?肺气虚主要临床表现:咳喘无力,气短,动则尤甚,痰多清稀;声低懒言,面色淡白或,神倦疲乏;或有恶风,自汗易于感冒;舌淡苔白,脉虚。肺阴虚主要临床表现: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消瘦,五心烦热,盗汗,颧红,口咽干燥,或痰中带证候性质 主症 兼症 舌象 脉象 肝阳 化风 上实下虚证 眩晕欲仆,头摇肢颤,语蹇舌强不语;卒然倒地,不省人事,口眼喎斜,半身不遂,舌不语 头痛项强,手足麻木,步履不正 舌红苔白(黄)腻 弦而有力; 弦细有力 热极生风 实热证 手足抽搐,颈项强直 角弓反张,两目上视 牙关紧闭 高热神昏,躁扰如狂 舌红绛 数而有力 阴虚动风 虚热证 手足蠕动 五心烦热,潮热盗汗 舌红少津 弦细数 血虚 生风 虚 、证 手足震颤,肌肉瞤动, 肢体麻木 眩晕耳鸣,面色无华爪甲不荣 舌淡苔白 细血,声音嘶哑,舌红少津,脉细数。肺气虚除了气虚的症状外,还有肺部的症状(肺+气虚)。而肺阴虚则是肺的症状加上阴虚的症状(肺+阴虚)

寒痰阻肺证的临床表现是什么?咳嗽,气喘,喉中痰鸣而发哮。胸脘满闷。形寒肢冷,痰多色白。舌淡,苔白腻或白滑。脉濡缓或滑。

肾阳虚证和肾阴虚证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是什么?肾阳虚:腰膝酸软而痛,男子阳痿早泄,女子宫寒不孕。久泻不止,完谷不化,五更泄泻,小便频数、清长,夜尿多。浮肿,腰以下甚。面色黧黑或白。畏寒肢冷,下肢为甚。舌淡胖苔白,脉沉弱而迟。辨证要点:全身功能低下与寒象共见。肾阴虚:腰膝酸痛,头晕耳鸣,失眠多梦,阳强易举,经少经闭、崩漏。形体消瘦,咽干颧红,潮热盗汗,五心烦热阴液亏虚,溲黄便干,舌红少津,脉细数。辨证要点:头晕耳鸣、腰膝酸痛、男子遗精、女子经少与虚热表现共见

肾精不足证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是什么?儿童发育迟缓,身体矮小,囟门迟闭,智力低下两足痿软。性欲减退,生育机能低下,男子精少不育女子经闭不孕。健忘恍惚,神情呆钝。发枯易脱,齿松早脱。耳鸣耳聋。腰膝酸软。舌淡,脉弱。辨证要点:小儿生长发育迟缓,成人生殖功能低下、早衰。

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有

A.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

B.湿为阴邪,易损伤阳气

C.湿性重浊

D.湿性粘滞

E.湿性趋下


正确答案:ABCDE
解析: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有: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易损伤阳气;湿性重浊;湿性粘滞;湿性趋下。


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不包括

A.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

B.湿性粘滞

C.湿性重浊

D.湿邪易生风动血

E.湿性趋下,易伤阴位


正确答案:D
解析:湿邪为阴邪,具有重浊,粘滞,趋下的特点,且易伤阳气。易生风动血之邪是火邪。


湿邪致病,病程较长,缠绵难愈,是由于

A.湿性粘滞,不易祛除
B.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C.湿邪重浊,留滞机体
D.湿为阴邪,易伤阳气
E.湿为阴邪,阻滞气机

答案:A
解析:


寒主收引是指

A.寒邪阻滞气机
B.寒邪损伤阳气
C.寒为阴邪,易伤下部
D.使气机收敛,经络筋脉挛急
E.寒性重浊粘滞

答案:D
解析:


下列哪项不是湿淫证的特点

A.多损伤阳气
B.易阻遏气机
C.病程黏滞缠绵
D.病性重浊趋下
E.只能从寒化

答案:E
解析:

更多 “2020年中医学简答题精选” 相关考题

多选题
寒邪致病特点为()
A

寒为阴邪,易伤阳气

B

寒性凝滞

C

寒性收引

D

寒邪重浊黏滞

E

寒为阴邪,易阻遏气机


正确答案: C,A
解析: 暂无解析


单选题
湿邪致病,病程较长,缠绵难愈,这是由于
A

湿为阴邪,阻滞气机

B

湿性重浊,留滞机体

C

湿性粘滞,不易祛除

D

湿为阴邪,易伤阳气

E

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湿邪致病,病程较长,缠绵难愈,这是由于:

  • A、湿为阴邪,阻滞气机
  • B、湿性重浊,留滞机全
  • C、湿性粘滞,不易祛除
  • D、湿为阴邪,易伤阳气
  • E、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正确答案:C


湿邪致病,病程较长,缠绵难愈,是由于()

  • A、湿邪重浊,留滞机体
  • B、湿性黏滞,不易祛除
  • C、湿为阴邪,阻滞气机
  • D、湿为阴邪,易伤阳气
  • E、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正确答案:B


单选题
下列各项,不属于湿淫证临床意义的是()
A

易阻遏气机

B

多损伤阳气

C

湿邪不与热邪并存

D

病程缠绵

E

病性重浊趋下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下列哪项不是湿淫证的特点()

  • A、易阻遏气机
  • B、多损伤阳气
  • C、只能从寒化
  • D、病程黏滞缠绵
  • E、病性重浊趋下

正确答案:C


单选题
湿邪致病,病程较长,缠绵难愈,这是由于(  )。
A

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病难速愈

B

湿邪伤损阳气,阳气受损,病难速愈

C

湿性粘滞,不易祛除,故病难速愈

D

湿性重浊,留滞于肌体,病难速愈

E

湿性趋下,易袭阴位,病难速愈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单选题
湿邪致病缠绵难愈的主要原因是(  )。
A

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病难速愈

B

湿邪损伤阳气,阳气受损,病难速愈

C

湿性粘滞,不易祛除,病难速愈

D

湿性重浊,留滞于体内,病难速愈

E

湿性趋下,易袭阴位,病难速愈


正确答案: A
解析:
湿性粘滞是指湿邪为病多缠绵难愈,病程较长或反复发作,如湿痹、湿疹、湿温等。


单选题
湿邪致病缠绵难愈,是由于(  )。
A

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病难速愈

B

湿邪损伤阳气,阳气受损,病难速愈

C

湿性粘滞,不易祛除,病难速愈

D

湿性重浊,留滞于体内,病难速愈

E

湿性趋下,易袭阴位,病难速愈


正确答案: C
解析:
湿性粘滞是指湿邪为病多缠绵难愈,病程较长或反复发作,如湿痹、湿疹、湿温等。


单选题
湿邪致病,缠绵难愈是因为()。
A

湿性重浊,不易祛除

B

湿性趋下,为病缠绵

C

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

D

湿性粘滞,不易祛除

E

湿为阴邪,伤人阳气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