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试述计划编制的一般步骤。

题目
问答题
试述计划编制的一般步骤。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计划职能是管理的最基本职能。由于管理的环境是动态的环境,管理活动是个发展变化的过程,计划是作为行动之前的安排,因此计划工作应是一种连续不断的循环。任何计划工作的步骤都是相近的,依次包括以下内容:
(1)估量机会和确定目标。对机会进行估量,要在实际的计划工作开始之前去做,但尽管如此,它还是计划工作的一个真正起点。计划工作需要对这种机会的各个方面情况做出现实的判断。确定目标就是在估量机会的基础上为整个组织,然后为其所属的下级单位确定计划工作的目标,即要说明预期成果的目标,应指明我们要做的工作有哪些,重点应放在哪里,用战略、政策、程序、规则、预算和规划所形成的网络去完成什么任务。
(2)确定前提条件。计划工作的第二步是确定一些关键性的计划前提。计划工作的前提条件就是计划工作的假设条件,即计划执行时的预期环境。由于计划的未来环境非常复杂,所以要想对它的每一个细节都提出假设是不现实的,也是不经济的。因此,所要确定的计划前提实际上只能限于那些对计划来说是关键性的、有战略意义的前提,也就是对计划的贯彻实施影响最大的那些前提。    .
(3)确定备选方案。这一步就是探索和考察可供选择的行动方案,对于那些不是一眼就能看清的行动方案要给以特别的注意。制定一个计划而没有几个合适的方案的情况是少有的。也常有这样的情况,即一个不太显眼的方案,结果证明是最好的。
(4)评价备选方案。在找出了各种备选方案并考察了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后,应按前提和目标来权衡各种因素,并以此对各个备选方案进行评价。计划工作的特点是充满了不肯定性,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供选择的方案很多,而且又有大量的可变因素和限定条件,所以对备选方案的评价工作可能是非常复杂的。为此在计划工作的这一步骤中有必要运用现代计算科学和计算技术的各种成果,使其与计划人员在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和直观判断能力结合起来。
(5)确定方案。这是做出决策的实质性一步。在选择最佳方案时应考虑这样两个方面:一是应选出可行性、满意性和可能带来的结果三者结合得最好的方案;二是方案的投入产出比率问题,应选出投人产出比率尽可能大的方案。此外,管理者在选择方案时,还必须多选出一或两个方案,甚至若干个方案,以供备用。
(6)拟定辅助计划。在做出决策之后,计划工作还没有完成,一般总是要有辅助计划来扶持这个基本的计划。例如在工业企业,除了制定产销计划,还必须制定工艺装备计划、设备维修计划等等。
(7)用预算使计划数字化。计划工作的最后一步就是预算组织的综合预算表明其收入、支出和盈余的预算总额。其所属每一个部门或所制定的每一个方面的方案都有各自的预算,这些预算又汇总为综合预算。如果预算工作做好了,它可以成为汇总各类计划的一种工具,也可以成为衡量计划工作的重要标准。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