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简述康德的道德公设。

题目
问答题
简述康德的道德公设。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道德公设的概述
①前提
在道德问题上,康德是一个理性主义者,他认为人的理性使人成为一个道德的存在者,道德行为总是以一定的理性为价值取向的,道德的最高理想是至善。
②道德公设
a.道德公设的作用
在道德实践中,除绝对命令外,还需要道德公设。他认为,为了使人们相信道德生活是可能的、至善是可以达到的、道德和幸福是一致的,道德公设就不可缺少的。道德公设的作用在于使人确信能够达到至善,激励道德勇气和信心,培养向善的道德情感和习惯。
b.道德公设的感性因素
道德公设是为了适应道德实践的需要而设立的,这些需要虽然是道德的,但也是感性的。他虽然否认感性的欲望和情感是道德律的依据和基础,但他并不完全否定感性在道德中的作用。他相信一旦道德律被置于纯粹理性的基础之上,道德的欲望和情感就将有助于道德律的实施。
③道德律与道德公设的关系
在他的道德哲学中,道德律与道德公设属于两个不同的层次:
a.前者是基础、是主干,后者是应用、是辅助;
b.道德律是完全依靠理性建立的,被置于基础之上,是绝对命令;
c.道德公设虽有理性依据,但还要兼顾感性因素,因此,道德公设不是纯粹理性的产物,不是绝对命令,而是带有某种程度的假定因素。
(2)三条道德公设
康德认为道德公设共有三条,人们有充足的理由相信道德公设。
①意志自由
他认为意志自由不仅是公设,还是纯粹理性的现实、道德的先决条件。如果没有意志自由,则不可能有任何的道德行为。他认为人们只有相信他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够正确地运用自己的意志、做出自由的选择,他们才能相信,依靠自己的力量可以达到至善的目标。
②灵魂不朽
由于人是有限的存在,不可能在短暂的一生中得到至善。因此,人只有相信灵魂不朽,人们才会做出不懈的、连续的努力。
③上帝存在
只有当人们相信,德行是与幸福一致的,一个道德的人将得到幸福,否则将受到惩罚,他的道德努力才有现实的动力。因此,必须假设一个至善的主宰的存在,即上帝。这个至善者具有洞察一切的智慧和惩恶扬善的能力,这样才能使好人和坏人得到相应的结果。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