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政治统治合法化及其实现途径分析。

题目
问答题
政治统治合法化及其实现途径分析。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政治统治合法化
每一种政治秩序建立后,统治阶级都要力图使这种秩序合法化或获得合法性,以较少的精力和行政费用使自己的统治获得最大的社会效益。合法性不只是指法律意义上的合法律性,它还具有某种正统性色彩。正是这种具有正统价值观念的合法性为国家权力提供了持久的、最终的来源。合法性不仅仅是一个权力问题,更重要的是它涉及权力和权威的基础。在现实政治中很少有仅仅依靠强制力量进行统治的政权,各种“非纯粹”的强制统治形式,都要以合法性为基础,或者迟早要获得合法性。政治统治合法化就是政治统治获得合法性的过程,也就是统治阶级极力把统治权力渲染成全社会成员的意志体现从而为自己树立权威形象的过程。
(2)政治统治合法化的途径
①合法性的价值维度
a.在权力来源上,政治统治者必须从观念上承认人民是政治权力的最终和最高来源。
b.在权力行使上,政治统治者必须致力于追求良善、正义、幸福等普世价值,努力实现人类对生命、自由和财产的追求。
c.在权力分配上,必须逐渐淡化政治权力的阶级色彩,强化国家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②合法性的制度维度
政治权力的合法性在于它“来自人民,为了人民”,但这仅仅只是一种政治价值,其落实还有赖于一套完整有效的制度安排。在当今民主政治的框架下,这种制度安排表现为宪政。宪政与合法性的逻辑关联表现在:合法性的基础在于人民的同意,而宪政正好提供了一种表达同意的机制和渠道。
③合法性的绩效维度
a.政府绩效是指政府机构、公共决策者、官僚系统等政治主体通过行使公共权力履行自身职能、促进社会进步、实现公民福祉的能力和水平。主要包括经济绩效、政治绩效和社会绩效等。政府的治理绩效是政治合法性的重要基石。因为任何个体都有对生存、财产、安全、归属、幸福的需要,而根据现代民主政治理论,政府产生和存在的目的正是为了实现和保障这些公民权利或社会需要。
b.从历史和政治实践看,一个政治体系如果长期效能低下。运转不灵、决策失败,不能提供基本的公共物品,不能维持基本的社会秩序和国家安全,是注定不能赢得民众的认同和服从的,因而很难继续存在和发展下去。
④意识形态维度
作为一种解释、辩护和论证特定政治秩序或社会理想的理论体系或信仰体系,意识形态是诠释政治合法性的重要手段。成功的意识形态可以大大降低统治成本,提高统治效能,远比赤裸裸的暴力统治更能从心理上赢得民众的服从。
a.意识形态的合法性论证功能主要是通过制度化的政治社会化来实现的,政治统治者通过家庭、学校、大众传媒、文学艺术等载体向公众不间断地宣传和灌输代表其整体利益的基本观念、政治思想、政治文化、象征符号等并使之内化于社会成员的政治价值取向和行为模式,从而维持民众对既存政治秩序的理解、认同与信仰。
b.意识形态还可以通过民族主义、“多数同意”等“公意化”策略将特定阶级或集团的特殊利益包装成具有普遍性的公共利益,从而使该特殊利益获得合法性。
c.政治统治者可以通过意识形态来描绘并承诺某种乌托邦似的宏伟社会理想,并声称自己掌握了这个美好社会的构建规律,从而使民众相信当下的苦难是暂时的,目前的状况是值得忍受的。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