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你对我国对外文化贸易的看法。

题目
问答题
谈谈你对我国对外文化贸易的看法。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中国目前产品出口“顺差”,但文化产品出现巨大“逆差”,与经济大国不相配;
(2)文化产品的出口体现着一个国家的形象;
(3)文化产品可以和其他产业的物质产品向结合,提升物质产品的价值。
出现文化贸易逆差的原因包括:
外部原因:文化差异是影响贸易的一大因素。西方国家的一般读者对东方文化了解太少,远不如我们对西方的了解;加上长期以来中国文化的过度意识形态化,使得不少国外读者对中国的图书、期刊、报纸等怀着一种漠然置之或敬而远之的态度,不感兴趣。语言文字是中国版权输出的一大障碍。虽然世界上有近四分之一的人使用华语,但在地域上较为局限,除了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华语普及率比较高以外,西方国家的对华语还是比较陌生的,这就意味着中国的版权输出必须要过翻译这道关口。这不但会延长整个贸易流程时间、增加贸易的交易成本,更会造成一种文化隔膜,直接影响版权的输出的需求。
内部原因:中国出版的市场化起步甚晚,先天不足,刚对外开放,正在转轨改制;企业内部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图书从选题到制作与国际不接轨;国内出版社打着社会效益的旗帜,出书以获奖为目的,生命周期短,读者面窄,许多获奖书几乎很少有再版重印的可能,更缺少能走出国门而被国外读者接受的图书,还有的图书选题急功近利,侧重眼前经济效益,着眼内在质量和具有市场潜力的少,其图书走出国门的机率更低。文化资源没有得到有效保护:急功近利、好大喜功,为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破坏文物古建,造成无法挽救的损失。只顾眼前利益,拜金主义、金钱至上,过度挖掘“旅游资源”,名曰“开发”,实则破坏毁灭崇洋媚外,妄自菲薄,对自己优秀的文化遗产包括语言文字、民间艺术、民俗不重视不保护(原生态)墨守成规,缺乏创新,致使被外国利用和改造,包装成“美国版”和“日本版”杀回中国市场。文化产品的原创性不强:科学技术学术实力有差距。反映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学术最新进展的图书开发还不够。编多著少。书商雇人搜集抄袭数据编书的行为被称为“攒书”,业内专家认为这是当代出版界一大公害,破坏了中国的出版形象,影响了原创热情,应该大家共同抵制。重复影印四库全书编不是著“形象大典”,大工程“炒冷饭”。
目前面临很好的机遇,能够有效解决以上问题,就可以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改善文化贸易的情况。
解析: 暂无解析